【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跨越发展】州发展改革委“建、管、用”并重 打造“楚雄诚信”品牌
(资料图片)
近年来,州发展改革委按照州委、州政府关于大抓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、奋力打造“楚雄效率”“楚雄服务”“楚雄诚信”三个品牌的部署和要求,大胆探索创新,强化“建信”“管信”“用信”并重,打造“楚雄诚信”品牌各项工作连续三年走在全省前列,有力促进了全州营商环境持续优化。
健全制度机制,“建信”体系不断完善。建制度机制,印发实施《楚雄州个人诚信建设实施意见》《楚雄州政务诚信实施办法》《楚雄州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任务清单通知》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,建立“三通报、一提醒、一约谈、一整改”及评价结果与监管对象挂钩等制度机制,在全省率先做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制度化、规范化,获得省级认可,经验供其他州(市)学习借鉴。强数据归集,细化任务分工,加强培训指导,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,提供信用体系建设技术支持,组织动员全州1000余家信源单位开展信用数据录入工作,定期更新完善公共信用信息目录,实现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全覆盖。截至目前,全州自然人、法人信用数据库已涵盖200多万自然人、4万余法人、1000多个机关事业单位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录入各类信用信息2917万余条,2022年以来,月归集数据量均在全省前三位,“双公示”数据合规率、及时率均居全省前列。
强化监管考核,“管信”工作不断规范。创新事前环节信用监管,率先在全省出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考核办法,建立差异化信用工作考核制度和考评指标体系,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简化审批流程,全面落实信用承诺,以信用承诺代替证明材料。强化事中环节信用监管,推进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与利用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有效结合,推动不同行业信用等级划分、信用抽查事项和监管措施协同发力。对14个行业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,实行评价结果与监管对象挂钩,做到对信用等级“优”的企业“无事不扰”,信用等级“差”的企业“利剑高悬”。完善事后环节信用监管,通过采取摸底调查、建立台账、分包挂牌、重点约谈、加强监管、信用承诺、信用修复等一系列治理措施,对全州45个“屡禁不止、屡罚不改”严重失信案件进行清理整顿,进一步优化全州营商环境。
做优信用服务,“用信”工作取得新突破。做优信用环境、做实信用服务,及时为机关团体和个人提供信用咨询服务,助力信用创建和评先评优,对1家州级部门151名公职人员及30家企业开展了信用记录查询反馈,核查率达到100%;主动开展失信主体信用修复指导,优化信用修复服务,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流程,成功修复不良信用记录1027条,有效帮助失信主体重塑信用;加快“信易贷”平台建设,积极指导相关金融机构、中小微企业入驻信易贷平台,组织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,依法依规向金融机构推送企业融资需求,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。截至目前,平台已入驻金融机构18家,发布金融产品28个,企业注册43539家,融资需求106笔,需求资金5.83亿元,授信0.07亿元,实现了零的突破;大力弘扬诚信文化,开展信用宣传培训,2022年以来,组织开展信用政策及业务知识培训15场(次),开展“诚信宣传进企业、进基层”活动8场(次),通过宣传讲座、志愿服务等方式,进一步引导社会公众增强诚信意识,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。
来源丨楚雄日报
编辑丨杨芬
审核丨符文华 李彦锟 贺荟蓉
关键词: